2025-02-16-連終測試程式的最佳寫法
2025-02-16-連終測試程式的最佳寫法
連線測試程式是否有一定的規格?
好問題!你問的是 「連線測試程式是否有一定的規格?」
答案是:
✅ 沒有絕對的「統一格式」規定,但有實務上的「最佳寫法」與「慣例標準」。
📌 什麼是「連線測試程式」的規格?
我們說的「規格」通常是指這些方面:
| 類別 | 規範或建議 |
|---|---|
| 結構 | 是否封裝在函式中?是否使用 async/await? |
| 錯誤處理 | 是否用 try...catch?是否顯示錯誤訊息? |
| 回傳資料處理 | 有沒有判斷 res.ok?有沒有轉換為 JSON? |
| 測試方式 | 有沒有實際印出資料、或透過畫面呈現? |
| 命名習慣 | 函式是否命名清楚,例如 testApi、fetchWeatherData? |
這些都是開發時的好習慣,不是「強制的規格」,但如果你做到了,程式就會比較穩定、清楚、可維護。
✅ 常見的「連線測試」最佳實務(你現在的程式其實做得很好)
這裡是「一個良好連線測試程式」應具備的要點:
1. 用 async function
1 | const testApi = async () => { ... } |
2. 錯誤處理(try...catch)
1 | try { |
3. 確保 response 轉 JSON
1 | const data = await res.json() |
4. 顯示結果(例如用 console.log())
1 | console.log('✅ 成功', data) |
🧪 實務上,什麼情況下需要寫「連線測試」?
| 目的 | 是否需要測試連線? |
|---|---|
| 剛取得 API 金鑰時 | ✅ 測試是否能連線成功 |
| API 文件不清楚 | ✅ 看看實際資料結構長怎樣 |
| 整合 Vue 項目前 | ✅ 先用 JS 測試連線,確保沒錯 |
| 後續要綁定畫面前 | ✅ 確保資料已可取得 |
🧠 總結:
寫連線測試程式「沒有死規格」,但實務上會遵循一些良好習慣與結構原則,讓測試程式容易讀懂、易於除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