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6-10 網站拆成清楚的階段
2025-06-10 網站拆成清楚的階段
「從頭、一步步、可馬上動手」的版本整理好,幫你把網站拆成清楚的階段、每一步要做的工作、範例程式與必要的注意事項。你不用馬上回答任何問題(我幫你選好預設路線),照著一步步做就能把 MVP 跑起來,之後再慢慢優化 AI 路由、UI、付款、審核等功能。
概覽(一句話)
建立一個前端 Vue 3(Vite)+ 後端 Node/Express 的網站,資料存 MySQL,後端當 AI gateway(支援 ChatGPT 與 DeepSeek / 其他 provider),MCP Server 可做為本地/特殊模型運行或作為另一個 provider。先做 MVP:使用者可註冊、提問(AI 回覆)、儲存查詢紀錄與查看歷史。
推薦技術堆疊(快速決策)
- 前端:Vue 3 + Vite,Composition API(你喜歡 Composition)
- 後端:Node.js + Express(快速、少摩擦)
- 多模型 Gateway:同一個後端實作 provider adapter(OpenAI / DeepSeek)
- DB:MySQL(可本地或雲端),起步用
mysql2,之後可改 ORM/Prisma - 認證:JWT + bcrypt(或使用 OAuth)
- 部署:Frontend → Vercel / Netlify;Backend → Render / DigitalOcean / VPS;MCP Server → 先放在 Mac(開發)或雲端(生產)
- 其他:cors, helmet, express-rate-limit, winston(logging)
系統架構(文字圖)
Frontend (Vue) ←→ Backend API (Express, /api/*) ←→ AI Providers (OpenAI / DeepSeek / MCP Server)
↑
MySQL(讀寫儲存、歷史、會員)
MVP 功能(優先順序)
- 用戶系統:註冊、登入、JWT 驗證
- 提問功能:輸入問題 → 後端決定 provider → 回傳 AI 回覆
- 查詢紀錄:每次提問儲存在 readings 表,使用者可看歷史
- 管理後台(簡單):可查看 logs、設定 provider 權重(後期)
- 基本 Moderation:在發送給 AI 前做簡單關鍵詞檢查(敏感詞)
開發分階段(每階段分小步驟)
Phase 0 — 準備環境(目標:建立前端 + 後端骨架)
- 建 repo(frontend / backend):
git init - 建前端(Vite + Vue):
1 | npm create vite@latest mindsite -- --template vue |
- 建後端(Express):
1 | mkdir backend && cd backend |
- 建 MySQL 本地資料庫(或使用雲端 MySQL):建立
mindsiteDB。
驗收:能在瀏覽器看到 Vue 開發頁面、能呼叫 GET /api/health 回 OK。
Phase 1 — 資料庫 + 認證(目標:使用者可註冊、登入)
- 建資料表(SQL 範例):
1 | CREATE TABLE users ( |
- 在後端實作
/api/auth/register、/api/auth/login(bcrypt 存密碼、回 JWT)。
驗收:註冊成功後登入得到 JWT,可帶 Authorization 呼叫受保護 API。
Phase 2 — AI Gateway(目標:能夠向 OpenAI / DeepSeek 發問)
- 在後端建立 provider adapter(統一介面)。下面是一個簡化的示範(server.mjs):
1 | // server.mjs (最簡版) |
- 前端簡單頁面
Ask.vue:給使用者輸入、呼叫/api/chat顯示回覆(我會在下面給完整範例)。
驗收:可在 UI 輸入一句話,後端回 ChatGPT 回覆並儲存到 DB。
Phase 3 — 功能補強與上線(目標:加權限、審查、部署)
- 加入 content moderation(在送 provider 前先檢查敏感詞或呼叫 moderation API)。
- 加入 rate-limiting、logging(winston)、錯誤告警(Sentry)
- 加入 user 訂閱 / 付費(若要商用)
- 部署流程(CI/CD):Github Actions → 自動推到 Vercel (frontend)、Render (backend)
- 若要在生產支援 stream(即時回覆),再處理 streaming adapter。
前端簡單範例(Ask.vue, Composition API)
1 | <template> |
開發時:為了讓 Vite 在本地就能呼叫到後端,
vite.config.js加server.proxy指向http://localhost:3000。
安全、合規重點(務必注意)
- API Key 千萬別放前端:只能放在後端環境變數。
- 密碼用 bcrypt,token 用 JWT(短時效)或 session。
- 儲存/刪除個資:如果你要保存使用者敏感資訊(出生時間、姓名),要在隱私政策寫明並提供刪除功能。
- moderation:對生成性的回覆先過濾(暴力、醫療、法律建議等敏感內容)。
- 成本管理:記錄每次呼叫成本,針對高成本查詢(長 context / gpt-4)做限制或轉 cheap model。
專案目錄建議(簡潔)
1 | mindsite/ |
立即可做的 5 個小步驟(你現在就能開始)
- 創兩個 repo:
mindsite-frontend、mindsite-backend。 - 建前端 Vite 專案(上面那段命令)。
- 建後端 express skeleton,新增
/api/health測試回傳"ok". - 建本地 MySQL 並建立
users、readings表。 - 把前端 dev server proxy 指向後端,實作前端
Ask.vue與後端/api/chat(回傳 mock 回應先)。
三個小練習(給你做)
- 在本機把 Vite 專案跑起來,並把
Ask.vue顯示在首頁(驗收:能在頁面輸入並看到 fetch 發送的 log)。 - 在後端實作
/api/health與/api/chat(初期/api/chat回傳固定文字),用 Postman 測試。 - 在 MySQL 建表並寫一個 script(Node)插入一筆
readings,然後用 SQL 查閱(驗收:能看到那筆資料)。
如果你要我幫你做什麼:
- 我可以把 完整的後端 server.mjs(含 provider adapter、DB 連線、auth skeleton)貼給你,你直接貼上執行就能跑。
- 或我可以把 前端完整範例(vite config + Ask.vue + proxy)產出。
- 或我把資料庫 migration SQL 與
docker-compose(MySQL)給你,方便一鍵起 DB。
你想先要哪一樣?我會直接把可貼上、可執行的檔案貼給你。 (不用回答太多,我會預設先給後端 server.mjs 與 DB SQL,除非你要我改成 C# 或 Python)